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目前学院共设置10个二级学院,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
学校共设置13个管理机构,服务师生日常教育教学顺利开展。
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
学校紧贴市场办学,每年招生时将依据实际情况对专业进行适当调整;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创新能力满足度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
学校在依托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培训、餐饮人才培养、外经贸人才培养、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等方面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支持。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亚冬会”)作为亚洲最高级别的冬季体育赛事,汇聚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运动员,吸引了全球目光。在这场世界级的舞台上,学校音乐舞蹈学院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子在校外专业带头人、校企合作单位广州高达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业带领下前往哈尔滨参与了亚冬会开闭幕式的音响工程保障工作。
图:参加活动师生合影
本次亚冬会既是展现冰雪运动的巅峰盛会,也是国际舞台艺术、音视频技术及演艺设备的高水平展示平台,对现场演出的音响、舞美、灯光等技术保障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这60天里,学生们承担了现场音响系统的调试、设备运行监控及应急处理等关键任务,凭借专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确保了赛事和演出音响效果的完美呈现。面对繁重的任务和高强度的工作,他们从设备的安装、调试到故障排除,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完成每一项任务。在高压环境下,他们通过反复调试、反复验证,确保音响效果的精准与稳定。同学们不仅掌握了音响系统的操作和调试技巧,还了解到了5G、AI、元宇宙技术在真实演出活动中的应用,在实时交互和文旅场景声光电的一体化设计上都获得了宝贵经验。
沉浸一线实战,夯实专业技能
从亚冬会进场搭建开始,同学们通过沉浸式的学习完成了对亚冬会赛事及开闭幕式音响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的实践与认知,在真实演出环境中锤炼专业技能。面对高标准演出需求和严格的技术审核流程,他们不畏难、有担当,充分展现出学院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风范。
图:亚冬会开幕式前做音响安装与调试工作
团队协作共进,锤炼职业素养
大型赛事的舞台技术工作涉及多个工种的紧密协作,音响工作不仅是独立的技术岗位,更是整体演出呈现的重要一环。在亚冬会现场,学生们与舞美、灯光、视频等团队密切配合,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环境下,也锻炼了他们跨部门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
图:张慧琪同学在亚冬会现场彩排前做音响调试工作
图:音响工程团队人员在开幕式现场合影
学以致用,展现行业认可
本次实践不仅让同学们在国际赛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也进一步验证了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磨砺技能,展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获得了合作企业及现场协作团队的高度认可。“从最初的懵懂到逐渐熟练,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开幕式当天,当国歌奏响,万人同唱的那一刻,我感受到音响艺术的力量,也意识到这份职业背后的责任与使命。这次实践让我对音响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许永俊同学如是说。
图:我校学生与亚冬会总导演沙晓岚老师合影
近年来,音乐舞蹈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学、以岗促训、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专业教学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围绕“台上台下,台前幕后”核心技术岗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致力于为文旅演艺产业培养既懂艺术创作又具备技术实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同学们在本次亚冬会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展现了个人出色的综合能力,也体现了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在文旅演出领域的行业影响力。
(音乐舞蹈学院:文图)
【关闭】